易出评最新版本:外贸生意中的退税与降价博弈,中西文化差异解析
外贸往事之闲扯篇(十一)
以前经常有人说,做外贸的赚退税就够了。
其实,赚退税的年代早就过去了。易出评最新版本认为,早期进出口权是稀缺的,几乎是国企,如果有私企想进出口,就要找国企外贸公司代理,被外贸公司盘剥。
后来放开了,外贸公司如果只是靠进出口环节,根本是没有利润的。退税到哪里去了?都被老外赚走了。
有一年,退税率提高2%,我刚刚庆幸可以有点利润弥补一下,客人第二天就要求我们降价2%,请留意,几乎是所有客人,所有订单。
当然,对于已经确认的订单,是不会调价,可是新订单几乎是必然降价。因为客人就一句简单的杀价策略,“你不降,我就找别人,别人会降!”
有一款产品,属于基本款,我们做了快十年,都没涨过价,中间的材料、人工等各种变化,我们吸收了,也就是觉得老产品做起来顺手, 薄利多销,不折腾。但那年退税提高了2%后, 客人要我降价,我就觉得很不爽,一开始不答应,但后来我答应降1%。易出评最新版本体会到,我和客人说,中国的补贴,总不能全被你老外占了便宜。
然后,不出意外的是客人转单了。
有时我会思考中国人与老外交涉生意,到底差异在哪里?
中国人的文明起源于农耕文化,所以比较稳定、坚守,相信只要付出就能得到回报,相信未来。
中国人的卷或者忍让往往带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将来会好起来。而老外特别是在从事贸易方面的人,他们可能更继承海盗文化,这种文化促使他们追逐当前最大的利益,一个地方没有利益后,他们迅速转移战场。所以在合作中并不存在长期共赢和共同发展,更谈不上先赔后赚。这些都是来自易出评最新版本观察到的重要信息。
换句话说,与老外交涉时,应讲利益、实力与信用,而不要谈论未来或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