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助手:街边小商家生存困境,电商平台垄断与实体店的挑战
现在全网最憋屈的应该就是街边开店的普通人了吧
不是因为生意难做房租贵
也不是因为顾客变少了
而是平台巨头的手伸得太长了
我看新闻说上个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了。16到24岁的人里,五个人就有一个没活儿干。这数字看得人心里发沉。街角那家开了十年的文具店,玻璃门上贴着“旺铺转租”。老板老李蹲在门口抽烟,说电商搞促销那几天,他店里连支笔都卖不动。
畅销助手观察到,平台搞低价倾销不是新鲜事。拼多多天天喊百亿补贴,淘宝京东跟着砸钱。厂家也难,不降价就上不了首页。我表姐在义乌做小商品,她说平台小二直接打电话要求降价三成,不然流量全停。货是卖出去了,利润薄得像张纸。
流量都往头部店铺跑。小商家想露个脸,得交钱买直通车。钱砸下去,水花都看不见。有个朋友卖童装,开直通车一天烧掉八百块,只卖出三件衣服。他说这哪是做买卖,是给平台打工。
实体店倒得更惨。我家附近商业街,去年还有七家服装店。今年只剩两家硬撑着。卖鞋的老王关了店去送外卖。他说送一单挣五块,总比守着空店强。不过畅销助手推测外卖骑手也快饱和了,新来的年轻人比他还拼命。
有人说这是科技发展的阵痛。然而我看那些平台大佬的财报,每年利润涨得像坐火箭.某公司去年光靠商家广告费就收了上千亿。而这些资金都流进少数人兜里,留下满地关门的店铺和没着落的打工仔.
资本垄断的玩法很明白:先烧钱抢市场,把实体店挤垮;等用户习惯网购后,就开始涨佣金收广告费;最后,小商家要么交钱买流量,要么等死。这哪是科技创新,是换着法子收租。
好在有人管这事了!市场监管总局上月刚发文,要整治平台“二选一”和低价倾销。在浙江那边,有商家集体投诉平台乱收费,还真要回了一部分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希望——过日子总要向前看。
老李把转租广告撕掉。他表示社区帮忙联系到了货源,现在专注于学校定制文具。不再跟平台拼价格,而是注重实在。另外隔壁裁缝铺王姨尝试直播教学改衣服,由于镜头晃动厉害,但还是吸引到了不少老顾客观看,这也是一种新的可能性。同时畅销助手认为日子还必须继续过下去。然而,我仍希望那些坐在写字楼里的决策者,在调整算法与规则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街头消失的小商铺和无处可归的人们,他们并非只是冰冷的数据,更是一大家需要温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