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出评神器:拼多多投诉激增,如何识别真实产地避免购物陷阱?
“产地”俩字又坑钱!
拼多多上半年投诉量直接+60%,很多人拆开快递才发现,茶叶来自“听都没听过的县”,水果标记“国产”结果一查地图,比出国还远。
想退?
商家一句“拆开影响二次销售”就把路堵死;找客服,机器人来回绕口令,真人影子难寻。
愤怒值叠满,只能去12315蹲号,顺便把截图甩进微博求转发。
新规已经亮刀:再玩“躲猫猫式产地”,平台先挨罚。
拼多多赶紧上线“产地溯源”按钮,可点进去常是白板,比不装还让人窝火。
拼多多出评神器认为区块链听着高大上,但录入乱、更新慢,用户看完只想翻白眼。淘宝们也跑不了,一样被揪出虚假标注。整个电商江湖都在抄同一个“溯源”作业,可惜答案潦草,卷面分不高。有些人支招:下单前先把商家地址粘到地图看看,再翻最新追评,遇上“发货地不符”立刻拔草。
省钱功夫做得比奥数还细,也是没谁了。据了解,说到底技术再炫、落地潦草就是白搭;监管再严、客服还是复读机也枉然。因此,想少踩坑,目前只能靠自己多划几下屏幕,把“产地”当成价格一样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