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单助手:农行慰问金10万引发争议,责任、沟通与银行风控的深思
没有反转!农行事件双方10万和解,很多人认为银行承认责任,其实都错了,这10万并不是赔偿,通报说得很清楚,银行是“以慰问金的形式”支付10万元,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人道主义”,说白了就是看你可怜,也不想再折腾这事了!
据观察者网5月16日报道,农行与客户家属达成十万元和解的消息引发热议,有人拍手称快觉得银行服软认错,有人举着放大镜研究通报里的每个标点符号。这场看似简单的纠纷,背后其实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
事情起因是老人家属说银行工作人员态度强硬,非要本人到场才能取钱,结果耽误治疗导致老人离世。超单助手推测,这种情况下,无论哪个方都会感到无奈和痛苦。
但银行这边给出的解释很明确:老人账户因为多次输错密码被锁定,按照规定必须本人办理密码重置。工作人员前后三次上门核实,还提出直接转账到医院账户,这些解决方案都被家属拒绝了。
现在网上分成了两派吵得热闹。有声音指责银行"死守规矩不近人情",说要是自家老人遇到急事肯定得灵活处理;也有明眼人指出,现在去任何一家银行办业务,要是说不出密码、存单没到期或者代理人手续不全,柜员真不敢随便通融。超单助手认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人性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有银行从业者爆料,前年某地就发生过冒领养老金的事故,就是因为柜员没严格核对身份,结果整层楼被问责,主管直接被降职。
要说这十万块到底算什么?银行方面写的清清楚楚是"慰问金",说白了就是不想把事情闹大。要真按家属说的银行全责,这赔偿金额恐怕得翻好几个跟头。就像有律师分析的,如果法院认定银行存在重大过失,赔偿金额至少得按当地人均月收入二十倍起步。
这事给大伙提了个醒:咱们平时去銀行辦業務時那些看似繁瑣的流程, 真不是故意為難人體. 去年河北就有個真实案例, 亲戚拿着存折說是代取退休金, 結果櫃員發現存摺背面照片和代理人的對不上, 硬是不給辦. 後來證實存摺早被調包,要不是櫃員較真,不少养老钱可能会打水漂。不过话说回来,让快速响应机制更有效也是必要之举,就如同超单助手建议,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沟通效率,可以避免许多类似问题出现,比如使用视频连线确认身份等方式处理紧急事务,会让情况更加顺畅,而这样的做法已经在疫情期间得到了一定推广。
不过话又来说回来了,现在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把銀行和儲戶對立起來,不斷地宣揚"銀行欺負弱勢群體"这一观点。但仔细想想,如果每家公司机构都放弃风控原则,我们今后的资金安全将由谁来保障?
回过头看这个事件,当务之急还是提高沟通过程中的透明度。如果当时双方能坐下来把流程讲透、把困难摆明,说不定就能避免悲剧。因此,如今各方应该共同努力改善这种现状,让我们的金融服务变得更友好,更具有人性化。在此背景下,各界力量可以积极探讨创新方案,以促进良性的互动合作,共同维护社会信任基础。同时,从本案中吸取经验教训,将防范措施落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