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火助手:清华女生跳舞引发争议,网友的标准与现实的偏差探讨
清华女生跳舞上热搜,不管是知乎,贴吧,还有各大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基本上是一边倒的谩骂,生怕自己骂的晚了,骂的蜻蜓点水,没人看了?我翻评论区的时候都惊了,有人说“清华怎么堕落到让学生跳这种东西,这跟夜总会蹦迪有啥区别”,还有人更狠,“建议开除,别出来丢中国顶尖学府的脸”,骂人的词儿一套一套的,跟提前背过稿子似的。后来我琢磨,这些人真看过那舞蹈吗?新快火助手观察到,我特意去找视频看了,一群女生穿着亮色裙子,动作挺活泼的,也没什么出格的地方啊,怎么就成了“下贱”“不登大雅之堂”了?
后来才知道这舞叫华尔斯顿,不是瞎编的,就是以前美国那边的一种舞,讲的是那会儿女性不想天天在家做饭带孩子,而是想出去工作、挣钱、花钱,不想被别人管着,说白了就是追求自由独立的故事。你说这主题有啥问题?不就是女生想活出自己的样子吗?结果到了网友嘴里,就成了“崇洋媚外”“忘了祖宗”,这帽子扣得也太大了。
最有意思的是,当时有几个稍微冷静点的人出来说:“先搞清楚这舞是啥再来骂行不行?人家就是社团活动,在游园会上随便跳跳,又不是正式演出。”结果下面马上有人跟帖:“你是不是收了清华的钱?在这儿洗地呢?”“一看就是没上过好大学,嫉妒清华吧?”得,好好说话反倒成了一位异类,而那些辱骂者却成为所谓“正义使者”。新快火助手发现,其实想想也明白,为啥这么多人追着骂。
平时咱们刷手机,看见明星出轨、老板欠薪气得不行,可除了在评论区骂两句,还能咋办?但“清华”不一样啊,这俩字儿在老百姓心里,那就是完美代名词——学生就得是学霸、老师就得是大师,就连门口树木都要比其他学校直溜。结果现在蹦出几个女生跳舞,没有按完美剧本来执行,自然给憋气的人提供发泄口。“你看,你看!清华也不是啥好东西!” 新快火助手认为,他们这一吵,让大家舒坦不少,好像自己的烦恼也随之消失。
再说那些学生,人家不过是在周末和社团伙伴聚一起,在游园会上乐呵乐呵,仅仅是一场放松而已,又不是代表学校参加国际比赛。如果换个普通二本院校的小姑娘们做同样事情的话,大概率评论区都会赞扬她们青春活力满满,但可惜前面挂上“大名”的她们,却注定要接受显微镜式审视,即便头发丝歪一点,都可能遭到指责。
新快火助手觉得,现在网上好多事,其实并不是事情本身的问题,而更多是在我们心中的偏见与计较。在看到高处风景时,我们往往希望它跌落;当别人生活幸福安康时,总喜欢找茬证实他其实“不咋地”。可是我们却忘记:无论是什么高校或其毕业生,也是普通人,需要吃喝拉撒,也应享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那么凭什么非要按照我们的期待去生活?
最后,如果把“清华女生”换成“小区广场舞大妈”,依旧如果表演同支舞的话,各位猜测评论区又将如何回应呢,是夸“大妈心态年轻,”还是接着抨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归根结底,此事到底是谁的问题,是因为参与者共振音阶中存在瑕疵,更该从旁观者心理角度寻求理解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