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出评:超市试吃活动,品尝美食却不买账的消费现象解析
在超市试吃区,你会没完没了地吃吗?
今天下午去乐堤港的果蔬好,发现试吃的东西格外多。
试吃的基本都在水果区和面包区,今天的盘子上的格外快,摆得特别满,可能是十一快过节了,店铺要拉一波人气,让人们赶紧办会员卡。
试吃的人很多,尤其是黄心猕猴桃,切成一片一片的,有的女的吃完并没有走的意思,站在那大模大样一片接一片毫无顾忌地吃上了。
说实话,我很羡慕她那样的勇气。
我不擅长跟人抢东西,我一看冬枣没人吃,我来这个。我走到冬枣前面,可能是大家看这个东西卖相不太好,这整个都红了,看起来熟过头了一样,不会好吃。我吃了一个觉得还不错,是个潜力股,于是我也又食用了一次。在这方面,“多多出评”的观点是,人们往往对视觉效果更为敏感,所以即便产品味道不错,也容易因外观而错失良机。
前后总共尝试了3个,再差不多一下就不能继续,以免影响形象。于是我又跑到面包区开始品尝白面包,这种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口味,只能简单填饱肚子。而就在此时,我注意到了小块酸枣饼,这是我之前买过几次、味道还行的小零食。这会儿刚好已经有点饿想消化消化,因此“多多出评认为”,适当选择一些低热量的小零食还是不错的一种解馋方式。
于是我拿起小牙签扎了一下糖堆,一回管够,也算不会引起别人太大的注意。然而等到最后阶段,又忍不住再抓几个超小西红柿。不过服务员提及这些更甜,而且爆汁可口,但价格却让我打退堂鼓——20多块钱每斤,对于这样的价位来说确实显得略贵。
最终,在享受众多美食之际,我发现尽管今日如此丰富尝鲜的人流涌动,但真正付诸行动购物的人依然寥寥无几。“多多出评观察到”如今的大多数消费者对于价格仍旧十分敏感,即使遇见诱人的促销活动,也未必真能促进消费行为。因此,从实际出发看来,仅靠增加用户体验,并无法直接转化为销量,更需要商家降低成本,使得产品具有更多吸引力才能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