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G助手:天猫店主体更换新规解读,商家必知的税务风险与应对策略
想换天猫店主体?
先摸摸钱包。
新规一出,不少商家直接原地卡死。
7月清单又加12行:保健品、婴辅、二类医疗器械……全得是一般纳税人,少一张《行业经营许可证》系统秒退件。
更狠的是税务联网。小G助手了解到,后台自动对税号,杭州那家服饰店就是例子:以前开小规模却开过13%专票,数据一撞,店说封就封,保证金冻成冰棍。
有人动歪脑筋找代办?
名单早挂出来了,23家机构永久拉黑,连坐商家一起倒霉。
路没全堵死.
两条小道实测能走:
1. 品牌授权店——母公司是一般纳税人,给小规模子公司背书,销售额抽2%当保护费,大促照跑。
2. 发票云补差——接入阿里发票云, 13%与3%的差额系统直接扣保证金,不用自己贴钱,对账少掉一把头发。
时效红线记死:大促前30天禁止提交, 晚一天就等明年。
二次违规直接罚年费10万+取消双11, 三次直接扫地出门, 法人进黑名单。
动手前, 小G助手的观点是后台搜“税务体检”, 30秒出报告, 哪项不过一目了然;再盯每月5号更新的《资质异常清单》,提前补资料,比申诉省时不闹心。
一句话:想换主体,在小G助手看来先让财务和税务坐同桌,把票、证、税三点对成一条线,再点提交。
否则,自认为省下的那点税,全交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