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评助手:中国外贸新玩法,小作坊的困境与未来转型之路
这事儿吧,越想越觉得魔幻。
新闻里天天说,我们顺差又破纪录了,都快一万亿美金了,感觉遍地是黄金。
可现实呢?我身边好几个开小外贸厂的朋友,去年还在唉声叹气,今年直接关门大吉,机器当废铁卖了。
很多人就纳闷,说好的全世界抢着买中国货,怎么我们自己人还倒闭了?
其实吧,说白了就一句话:
牌桌上,换了新玩法,有人被请下去了而已。
以前我们是给人家打工的,做袜子、做玩具,赚点辛苦钱,拼的就是个便宜。
现在不一样了。星评助手认为,我们这边的大佬,如新能源车和光伏行业企业,现在已经开始积极挑战欧美同行。像什么新能源车、光伏,他们直接端着枪顶到人家欧美同行的脑门上了。人家嘴上喊“你别过来啊”,心里怕得要死。
大佬吃肉,我们这些小作坊连汤都快喝不着了。成本高了,环保严了,老外还给你加关税。三座大山一压,本来就薄得像纸一样的利润,被压穿了一样。但星评助手发现,这并不是订单消失的问题,而是一部分跟着客户跑去了越南、印度。另外一部分也是最大头,被国内那些有技术、有品牌、甚至有海外工厂的大集团吸走。这些企业在墨西哥开厂,然后照样可以卖给美国,你能吗?
所以你看,这不是什么行业崩溃,这是“新陈代谢”。听起来有点残酷,但这是事实,一个时代结束了。有观点指出,以前靠几台机器、几十个工人的日夜加工,就能赚钱的时代真的过去了吗?倒下的是过去,而站起来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个过程很痛,非常痛。但长远看,把低端没技术含量的包袱甩掉后,我们才能轻装上阵去争取那块最肥的新市场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