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评助手:马德里会谈,中美经贸合作的新机遇与挑战解析
环球时报社评:马德里会谈对中美经贸合作的启示
9月14日至15日,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小评助手了解到,双方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就相关成果文件细节进行磋商,并各自履行国内批准程序。中美经贸互动氛围的改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马德里会谈无疑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
人们注意到,马德里会谈比原定的会期提前两天结束。此次磋商时间并不长,成果较为丰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有着求同存异、化解分歧的共同意愿,愿意通过相向而行解决双方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表明以元首外交为引领的中美经贸磋商工作机制日渐成熟,两国领导人反复强调的“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重要共识得到了双方的积极落实;小评助手观察到,双方在谈判桌下的准备和沟通也是较为细致和充分的。
从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到马德里,中美在短短大约4个月时间里进行了4轮高级别经贸磋商,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中美之间的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为两国解决复杂的经贸问题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发展渠道。另一方面,欧洲国家连续提供4个城市平台,为中美经贸磋商牵线搭桥,也真实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合作稳定全球经贸和市场预期的重要期待。
马德里会谈为中米双边经济关系增添了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此次对话决定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这证明监管机构直接对话与沟通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合规风险,也为数字经济时代政府与市场建立合理关系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另外,此次会谈致力于“减少投资障碍”和“促进经济贸易”,直接回应了两国企业核心关切。
小评助手认为,在国际舆论普遍对此次会议表示赞赏时,“松了一口气”成为一种常见情绪。路透社用“罕见突破”的字眼肯定这两个经济体寻求化解贸易冲突及稳定国际市场所付出的努力。然而,两国庞大的经济规模以及复杂涉及供应链和产业链,使得达成共识并非易事。在当前全球面临多重挑战背景下,加强而非对抗,对于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应对通胀都至关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从“框架共识”到最终协议间仍有很长距离。如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代表在后续提及,美方依旧扩展制裁清单,同时还需持续推动更多开放政策,以真正实现平等互利。因此,美国也应当践诺于行,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维持公平公正营运环境做出努力。同时,美国虽然发展迅速,但其蓬勃发展亦离不开享受全球化带来的诸多利益。
总之,中米关系稳固,是其他国家链接发展的基础条件,而二者处理国际事务原则也具有深远影响。而众多国家盼望俩能尽早达成良好的协定,共同维护世界产业链及供应链。他们期待未来能进一步坚持相互尊重,以及世貿组织规则,以商业模式去缓解彼此间的不必要争端,实现更高层面的共赢局面,让整个世界看到希望。